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1075工作制,以及1075工作制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1075工作制啥意思
- 蚂蚁员工称年底将公布实施1055工作制,如确定实施将带来哪些影响?
- 网易、字节各大厂收入降速,互联网最好的时代是否要过去了?
- 腾讯向2万名员工奖励股票,人均16万港元,其他互联网企业都有什么奖励?
- 为什么会有加班这种东西呢?
- 网传腾讯执行 965 工作制,加班时长与领导绩效挂钩,真实性如何?互联网「无限加班」时代能否真正结束?
Q1:1075工作制啥意思
1075工作制,指早上10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每周工作5天。
有消息称字节跳动将采取10-7-5工作制,即早十点上班到晚七点下班,一周工作5天,工作日7点后加班需提交申请,最低可申请0.5小时加班。
2021年11月1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字节跳动更新加班管理规定:工作日7点后加班需提交申请,需要有理由经过领导同意,每天最多加班3小时,每月最多36小时。有网友将这一规定总结为“1075工作制”。
Q2:蚂蚁员工称年底将公布实施1055工作制,如确定实施将带来哪些影响?
如果实施1055工作制,大公司的工作安排和协调,将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毕竟每天的工作量是不变的,时间减少就需要安排更加合理。当然,这仅仅是对大企业的影响,对于小公司来说,应该是没有话题继续忽悠员工了。当年大公司实行996并加薪,小公司一味地效仿并且不加薪,现在大公司改变自己不改,已经没有理由去忽悠打工人了。
1、1055工作制
以前很多大企业都采用996的工作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每周工作六天。很多小企业跟着学习,只加工作时长不加薪,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随着社会争议越来越大,国家也开始推行一些政策,于是各大企业都开始减轻员工压力。1055、1075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所谓1055,就是10上班、5点下班、一周工作5天。
2、工作安排
我们都知道,蚂蚁是一个大公司,在全国都能排的上名号。员工每天的工作量,肯定有不少。在工作时间减少的情况下,那么工作量的安排就要变化,否则就会出现问题。这个时候就要考验相应人员的工作安排能力,要保证大家的休息时间,同时又要保证工作不会出现问题,可以说压力山大。不过对于大公司来说,处理这些问题应该不是难题。
3、小企业老板压力大
虽然是大企业调整,但是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小企业,他们在996流行的时候,打着学习的口号强行压榨员工。现在大企业遵循政策,马上要取消996,换成非常轻松的1055,他们就失去了压榨的理由。一方面是员工的吐槽,另一方面是大企业的带头,他们以后再想压榨员工,就有难度了。
Q3:网易、字节各大厂收入降速,互联网最好的时代是否要过去了?
互联网的发展是趋势,还是好的就业选择,而且就业环境会越来越好,互联网进入成熟健康发展期,最好的时代真的来了。
21年11月初一条“字节跳动实行1075工作制”的消息上了热搜,紧接着,又爆出“腾讯实行965工作制”,同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登上热搜。
腾讯也被媒体爆料将采用“965”工作制,即9点上班,6点下班,工作5天,而且下班后员工加班也需要申请,且加班时长与领导的绩效考核挂钩。
网易、字节各大厂收入速降,是因为加班时间少了,员工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这几年互联网的程序员“猝死”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些大厂的员工们的收入是用自己的健康换来的,如果不是现实所迫,我想没有人会想要这样的生活。本来大家工作赚钱为的是更好的享受生活,但是现在大家被“赚钱”困住了,有了钱的时候,没有时间生活,甚至是没有健康的身体享受生活。
互联网这几年的迅速膨胀导致了企业自身也有很多隐患,现在需要企业自检自修。“996”工作制这是不合法的,互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允许企业自身有不完善的地方,现在互联网企业已经进入有序发展了,就应该把员工利益和社会利益提上日程的了。
不允许加班,员工加班费收入下降,每月到手工资减少了,这并不是互联网最好的时代要过去了,而是互联网稳定发展期来了。有网友说互联网行业发展增速减慢,可能进入行业下滑期。其实这个说法还是很单一的,最近2年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都陷入困境,互联网企业增速减慢也是正常的,而且任何行业都是在初期才会有爆发式增长,但是稳定增长才是一个行业进入健康有序发展期的标志,没必要大惊小怪的。
Q4:腾讯向2万名员工奖励股票,人均16万港元,其他互联网企业都有什么奖励?
腾讯近期向2万多名员工奖励股票,人均获得股票价值约为16.6万港元,互联网公司突然如此“大方”,其目的就是奖励其所作出的贡献并吸引及挽留集团人才,那其他互联网公司为了吸引人才都做出了哪些奖励计划呢?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腾讯在福利这块,一直都还不错的,距离最近的一次福利政策应该是在2021年的11月4日的员工关怀方案了,在11月5日升级了员工关怀方案,正式推出了员工退休待遇,员工在腾讯就职期间达法定年龄退休时,可同时享受公司为其提供的定制纪念品、长期服务感谢金、退休荣誉金三项福利。其中,长期服务感谢金为 6 个月固定工资;退休荣誉金提供 “服务年限金” 和 “50% 的未解禁股票期权” 两个方案,员工可自由选择其一。
同样是互联网公司的小米集团,则在2021年的7月份发布了新十年创业者计划,即选拔一批核心技术专家和年轻管理干部,给予类似早期创业者的回报,激励大家以创业者心态和投入度开启小米新十年征程。选拔条件,首先要认同小米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有能力、有潜力,并且在核心岗位要有突出战功。该计划基于业绩考核,股票成熟期将长达十年,有效实现个人收益与公司业绩的高度绑定。
然后京东集团则宣布自 2021 年 7 月 1 日开始到 2023 年 7 月 1 日,用两年时间将员工平均年薪由 14 薪逐步涨至 16 薪,在 2021 年 7 月 1 日之前的基础上直接涨薪两个月。
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激励计划同样带动其他公司的政策,比如快手,字节跳动取消 996 ,到了 11 月份又看到字节跳动开始实行 1075,腾讯据说也要实行 965 工作制,而近期又听说浙江省推出新的产假、育儿假政策后,阿里积极响应,全国各地的员工一胎产假由原来的 128 天延长到 158 天,二胎、三胎产假延长到 188 天,据说正在休产假还未结束的员工,可按照新政策申请延长产假。
总结,互联网公司突然如此“大方”,其目的就是为了留住人才,但是在留住人才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还有些公司也在裁员,而裁员的目的就是将那些业务不好的部门,不挣钱的部门裁掉,进行结构化调整。
Q5:为什么会有加班这种东西呢?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价值多少,主要由人们付出劳动的大小、多少决定。
职场人的工作状态从来都标准不一,有人在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任务按时回家,有人需要在工作时间外加班才能勉强满足绩效考核。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对当下职场人加班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访谈,于近日发布《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旨在了解当下职场人加班的“内卷”程度。
《报告》主要调查结论:
- 91.6%的职场人或多或少需要加班,近六成职场人平均每天加班超过一小时;
- 84.7%的职场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隐形加班”成困扰;
- 40.5%的职场人加班后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补偿(加班费、调休);
- 31.2%的职场人认为加班影响到自身的身体健康;
- “工作量过大,不加班无法完成”、“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成职场人加班主因;
- 16.1%的职场人所在企业已出台禁止加班规定;
九成职场人需要加班,“隐形加班”成困扰
《报告》显示,加班已成当下不可回避的职场常态。
62.9%的受访职场人表示需要偶尔加班(1-2天/周),28.7%的表示需要经常加班(3-5天/周),仅有8.4%的完全不需要加班。
《劳动法》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报告》显示,近六成受访职场人平均每天加班超过一小时。
其中,35.1%的平均每日加班时长在1-2小时,13.6%的平均每日加班时长在2-3小时。另有7.2%的平均每日加班时长已超过3小时,
仅以一周五天工作日来划算,已远超上述《劳动法》相关规定。
交叉行业与平均加班时长可以发现,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最为“内卷”,两成从业者平均每日加班时长超过3小时,远高于其他行业均值。
专业服务/教育/培训和会计/金融/银行/保险从业者在日均加班时长超过1小时的人群分布上也明显“领先”。
《报告》同时显示,近六成受访职场人表示自身处于“灵活机动加班”机制中,他们工作时间与私人时间并不分明,在表面看起来并有没有高强度加班的模式下,被“隐形加班”吞没。
被信息流“绑架”的职场人不占少数,当被问到是否会在下班后秒回工作相关的信息,只有15.3%的人明确表示拒绝,认为下班后是自己的私人时间。
84.7%的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这一现象在因疫情反复而远程办公的职场人群中更甚。
四成职场人没有加班补偿,生活成本压力为加班动力源
《报告》显示,有40.5%的职场人加班,被公司视而不见,他们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补偿(加班费、调休)。
32.4%的受访职场人认为加班没有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变化,甚至有31.2%的人认为加班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仅有11.1%的受访职场人表示通过勤奋加班获得了升职加薪。
更有14.0%的人认为公司现有的加班安排及补偿非常不合理,此类人群比例是认为公司现有的加班安排及补偿非常合理人员的两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班无法给多数职场人带来直接收益的前提下,仅有19.2%的人认为加班不正常,超过八成的受访职场人对加班现象并没有持直接的否定态度,
其中,33%的人认为,只要加班时间和补偿合理,加班是一种正常现象。
《报告》同时显示,职场人加班的原因诸多,“工作量过大,不加班无法完成”(33.3%)、“发生突发紧急事件”(31.2%)为两大类主因。
另外,“职场内卷,迫于压力加班”(15.1%)也是一大重要因素,该现象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32.1%)和会计/金融/银行/保险(20.2%)行业中尤为突出。
即使面对无补偿加班或不合理加班,大多数受访职场人仍愿意接受加班的常态化。
究其原因,维持生活保障的成本压力(60.5%)、生活改善型的储蓄压力(30.7%)、房贷、车贷的还款压力(24.1%)、下一代教育的支出压力(10.6%)均需要可持续性的工作经济收入来中和。
“反内卷”开启,16.1%的企业已出台禁止加班规定
今年3月15日,北京人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维护工作的通知》,《通知》称,将用2个月的时间,在北京市组织开展集中排查整治超时加班问题。
自2021年6月开始,快手、字节跳动、美团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相继宣布取消“大小周”制度。
后续也有“1065”(即早上10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一周工作五天)、“1075”(工作时间为上午10点至下午7点,一周五天)工作制陆续开始在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的业务部门推行。
一时间,反内卷、WLB(Work/ Life Balance)成为职场热议的话题。
随着越来越多雇主重视员工队伍的健康发展,《报告》显示,16.1%的受访职场人所在企业已经出台禁止加班规定,这一占比相较过去两年有一定的提升。
如果真的能按时下班,40.0%的人选择在下班的时间看剧/看书/听歌,35.5%的人选择学习充电,更进步一提升自己的技能,31.9%的人需要居家做家务/照顾老小,28.9%的人选择健身运动。
仅有有3.4%的人仍坚持不懈地选择在家自主加班。
Q6:网传腾讯执行 965 工作制,加班时长与领导绩效挂钩,真实性如何?互联网「无限加班」时代能否真正结束?
网传腾讯执行965工作制,只是一个假新闻。
目前这个阶段互联网公司基本不可能结束“无限加班”。互联网企业因为业务模式的原因,全部实行965工作制明显不现实,有的岗位需要一定的灵活性。
而关于加班,你要知道,公司给加班费的情况,限于公司直接安排和员工申请获得批准。至于你自愿加班和没经过申请同意的,公司可以不支付加班费,而且一般也不会支付。
965工作制实行后,可能会出现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员工申请加班,公司说我们遵守劳动法,保障你们的休息权,不同意加班。那员工说,我活儿没干完啊。公司:你自己不知道提高效率吗?工作业绩不达标,扣工资或者干脆直接辞退。
996的本质,是无限的工作量和有限的工作时长之间的矛盾,在外部表现为不能按法定工作时间上下班。
执行965工作制,只是外部表现。核心还在于965是工作量上的执行,还是仅打卡工作时间的执行。工作量不变,打卡工作时长减少,只会导致无偿加班和居家加班。按时打了下班卡,再照常加班,跟996有啥区别。
加班
加班时长跟领导绩效挂钩就更没意义了,毕竟加班申请是领导批的,裁判哪能判自己输。真要有诚意,加班时长就让员工匿名直接提交到第三方核实,一旦出现超额加班,加倍扣领导工资。
资本都是趋利的,其任何行为一定是基于利益最大化出发。什么965、1075都是表面做个样子罢了,换汤不换药。没有外部强制力驱使,8小时工作制很难存在。真正结束无限加班时代,除了外部强制,还得内部换血,把那些卷人换下来。
互联网公司都是以季度来做考核,头条和腾讯也不例外,更别提头条还有各种文档流程化、OKR透明化,要是你分内的任务都没完成,还好意识申请加班拿加班费?
关于1075工作制和1075工作制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1075工作制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温度9~1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1075工作制,以及1075工作制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1075工作制啥意思
- 蚂蚁员工称年底将公布实施1055工作制,如确定实施将带来哪些影响?
- 网易、字节各大厂收入降速,互联网最好的时代是否要过去了?
- 腾讯向2万名员工奖励股票,人均16万港元,其他互联网企业都有什么奖励?
- 为什么会有加班这种东西呢?
- 网传腾讯执行 965 工作制,加班时长与领导绩效挂钩,真实性如何?互联网「无限加班」时代能否真正结束?
Q1:1075工作制啥意思
1075工作制,指早上10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每周工作5天。
有消息称字节跳动将采取10-7-5工作制,即早十点上班到晚七点下班,一周工作5天,工作日7点后加班需提交申请,最低可申请0.5小时加班。
2021年11月1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字节跳动更新加班管理规定:工作日7点后加班需提交申请,需要有理由经过领导同意,每天最多加班3小时,每月最多36小时。有网友将这一规定总结为“1075工作制”。
Q2:蚂蚁员工称年底将公布实施1055工作制,如确定实施将带来哪些影响?
如果实施1055工作制,大公司的工作安排和协调,将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毕竟每天的工作量是不变的,时间减少就需要安排更加合理。当然,这仅仅是对大企业的影响,对于小公司来说,应该是没有话题继续忽悠员工了。当年大公司实行996并加薪,小公司一味地效仿并且不加薪,现在大公司改变自己不改,已经没有理由去忽悠打工人了。
1、1055工作制
以前很多大企业都采用996的工作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每周工作六天。很多小企业跟着学习,只加工作时长不加薪,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随着社会争议越来越大,国家也开始推行一些政策,于是各大企业都开始减轻员工压力。1055、1075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所谓1055,就是10上班、5点下班、一周工作5天。
2、工作安排
我们都知道,蚂蚁是一个大公司,在全国都能排的上名号。员工每天的工作量,肯定有不少。在工作时间减少的情况下,那么工作量的安排就要变化,否则就会出现问题。这个时候就要考验相应人员的工作安排能力,要保证大家的休息时间,同时又要保证工作不会出现问题,可以说压力山大。不过对于大公司来说,处理这些问题应该不是难题。
3、小企业老板压力大
虽然是大企业调整,但是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小企业,他们在996流行的时候,打着学习的口号强行压榨员工。现在大企业遵循政策,马上要取消996,换成非常轻松的1055,他们就失去了压榨的理由。一方面是员工的吐槽,另一方面是大企业的带头,他们以后再想压榨员工,就有难度了。
Q3:网易、字节各大厂收入降速,互联网最好的时代是否要过去了?
互联网的发展是趋势,还是好的就业选择,而且就业环境会越来越好,互联网进入成熟健康发展期,最好的时代真的来了。
21年11月初一条“字节跳动实行1075工作制”的消息上了热搜,紧接着,又爆出“腾讯实行965工作制”,同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登上热搜。
腾讯也被媒体爆料将采用“965”工作制,即9点上班,6点下班,工作5天,而且下班后员工加班也需要申请,且加班时长与领导的绩效考核挂钩。
网易、字节各大厂收入速降,是因为加班时间少了,员工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这几年互联网的程序员“猝死”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些大厂的员工们的收入是用自己的健康换来的,如果不是现实所迫,我想没有人会想要这样的生活。本来大家工作赚钱为的是更好的享受生活,但是现在大家被“赚钱”困住了,有了钱的时候,没有时间生活,甚至是没有健康的身体享受生活。
互联网这几年的迅速膨胀导致了企业自身也有很多隐患,现在需要企业自检自修。“996”工作制这是不合法的,互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允许企业自身有不完善的地方,现在互联网企业已经进入有序发展了,就应该把员工利益和社会利益提上日程的了。
不允许加班,员工加班费收入下降,每月到手工资减少了,这并不是互联网最好的时代要过去了,而是互联网稳定发展期来了。有网友说互联网行业发展增速减慢,可能进入行业下滑期。其实这个说法还是很单一的,最近2年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都陷入困境,互联网企业增速减慢也是正常的,而且任何行业都是在初期才会有爆发式增长,但是稳定增长才是一个行业进入健康有序发展期的标志,没必要大惊小怪的。
Q4:腾讯向2万名员工奖励股票,人均16万港元,其他互联网企业都有什么奖励?
腾讯近期向2万多名员工奖励股票,人均获得股票价值约为16.6万港元,互联网公司突然如此“大方”,其目的就是奖励其所作出的贡献并吸引及挽留集团人才,那其他互联网公司为了吸引人才都做出了哪些奖励计划呢?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腾讯在福利这块,一直都还不错的,距离最近的一次福利政策应该是在2021年的11月4日的员工关怀方案了,在11月5日升级了员工关怀方案,正式推出了员工退休待遇,员工在腾讯就职期间达法定年龄退休时,可同时享受公司为其提供的定制纪念品、长期服务感谢金、退休荣誉金三项福利。其中,长期服务感谢金为 6 个月固定工资;退休荣誉金提供 “服务年限金” 和 “50% 的未解禁股票期权” 两个方案,员工可自由选择其一。
同样是互联网公司的小米集团,则在2021年的7月份发布了新十年创业者计划,即选拔一批核心技术专家和年轻管理干部,给予类似早期创业者的回报,激励大家以创业者心态和投入度开启小米新十年征程。选拔条件,首先要认同小米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有能力、有潜力,并且在核心岗位要有突出战功。该计划基于业绩考核,股票成熟期将长达十年,有效实现个人收益与公司业绩的高度绑定。
然后京东集团则宣布自 2021 年 7 月 1 日开始到 2023 年 7 月 1 日,用两年时间将员工平均年薪由 14 薪逐步涨至 16 薪,在 2021 年 7 月 1 日之前的基础上直接涨薪两个月。
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激励计划同样带动其他公司的政策,比如快手,字节跳动取消 996 ,到了 11 月份又看到字节跳动开始实行 1075,腾讯据说也要实行 965 工作制,而近期又听说浙江省推出新的产假、育儿假政策后,阿里积极响应,全国各地的员工一胎产假由原来的 128 天延长到 158 天,二胎、三胎产假延长到 188 天,据说正在休产假还未结束的员工,可按照新政策申请延长产假。
总结,互联网公司突然如此“大方”,其目的就是为了留住人才,但是在留住人才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还有些公司也在裁员,而裁员的目的就是将那些业务不好的部门,不挣钱的部门裁掉,进行结构化调整。
Q5:为什么会有加班这种东西呢?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价值多少,主要由人们付出劳动的大小、多少决定。
职场人的工作状态从来都标准不一,有人在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任务按时回家,有人需要在工作时间外加班才能勉强满足绩效考核。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对当下职场人加班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访谈,于近日发布《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旨在了解当下职场人加班的“内卷”程度。
《报告》主要调查结论:
- 91.6%的职场人或多或少需要加班,近六成职场人平均每天加班超过一小时;
- 84.7%的职场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隐形加班”成困扰;
- 40.5%的职场人加班后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补偿(加班费、调休);
- 31.2%的职场人认为加班影响到自身的身体健康;
- “工作量过大,不加班无法完成”、“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成职场人加班主因;
- 16.1%的职场人所在企业已出台禁止加班规定;
九成职场人需要加班,“隐形加班”成困扰
《报告》显示,加班已成当下不可回避的职场常态。
62.9%的受访职场人表示需要偶尔加班(1-2天/周),28.7%的表示需要经常加班(3-5天/周),仅有8.4%的完全不需要加班。
《劳动法》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报告》显示,近六成受访职场人平均每天加班超过一小时。
其中,35.1%的平均每日加班时长在1-2小时,13.6%的平均每日加班时长在2-3小时。另有7.2%的平均每日加班时长已超过3小时,
仅以一周五天工作日来划算,已远超上述《劳动法》相关规定。
交叉行业与平均加班时长可以发现,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最为“内卷”,两成从业者平均每日加班时长超过3小时,远高于其他行业均值。
专业服务/教育/培训和会计/金融/银行/保险从业者在日均加班时长超过1小时的人群分布上也明显“领先”。
《报告》同时显示,近六成受访职场人表示自身处于“灵活机动加班”机制中,他们工作时间与私人时间并不分明,在表面看起来并有没有高强度加班的模式下,被“隐形加班”吞没。
被信息流“绑架”的职场人不占少数,当被问到是否会在下班后秒回工作相关的信息,只有15.3%的人明确表示拒绝,认为下班后是自己的私人时间。
84.7%的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这一现象在因疫情反复而远程办公的职场人群中更甚。
四成职场人没有加班补偿,生活成本压力为加班动力源
《报告》显示,有40.5%的职场人加班,被公司视而不见,他们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补偿(加班费、调休)。
32.4%的受访职场人认为加班没有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变化,甚至有31.2%的人认为加班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仅有11.1%的受访职场人表示通过勤奋加班获得了升职加薪。
更有14.0%的人认为公司现有的加班安排及补偿非常不合理,此类人群比例是认为公司现有的加班安排及补偿非常合理人员的两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班无法给多数职场人带来直接收益的前提下,仅有19.2%的人认为加班不正常,超过八成的受访职场人对加班现象并没有持直接的否定态度,
其中,33%的人认为,只要加班时间和补偿合理,加班是一种正常现象。
《报告》同时显示,职场人加班的原因诸多,“工作量过大,不加班无法完成”(33.3%)、“发生突发紧急事件”(31.2%)为两大类主因。
另外,“职场内卷,迫于压力加班”(15.1%)也是一大重要因素,该现象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32.1%)和会计/金融/银行/保险(20.2%)行业中尤为突出。
即使面对无补偿加班或不合理加班,大多数受访职场人仍愿意接受加班的常态化。
究其原因,维持生活保障的成本压力(60.5%)、生活改善型的储蓄压力(30.7%)、房贷、车贷的还款压力(24.1%)、下一代教育的支出压力(10.6%)均需要可持续性的工作经济收入来中和。
“反内卷”开启,16.1%的企业已出台禁止加班规定
今年3月15日,北京人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维护工作的通知》,《通知》称,将用2个月的时间,在北京市组织开展集中排查整治超时加班问题。
自2021年6月开始,快手、字节跳动、美团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相继宣布取消“大小周”制度。
后续也有“1065”(即早上10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一周工作五天)、“1075”(工作时间为上午10点至下午7点,一周五天)工作制陆续开始在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的业务部门推行。
一时间,反内卷、WLB(Work/ Life Balance)成为职场热议的话题。
随着越来越多雇主重视员工队伍的健康发展,《报告》显示,16.1%的受访职场人所在企业已经出台禁止加班规定,这一占比相较过去两年有一定的提升。
如果真的能按时下班,40.0%的人选择在下班的时间看剧/看书/听歌,35.5%的人选择学习充电,更进步一提升自己的技能,31.9%的人需要居家做家务/照顾老小,28.9%的人选择健身运动。
仅有有3.4%的人仍坚持不懈地选择在家自主加班。
Q6:网传腾讯执行 965 工作制,加班时长与领导绩效挂钩,真实性如何?互联网「无限加班」时代能否真正结束?
网传腾讯执行965工作制,只是一个假新闻。
目前这个阶段互联网公司基本不可能结束“无限加班”。互联网企业因为业务模式的原因,全部实行965工作制明显不现实,有的岗位需要一定的灵活性。
而关于加班,你要知道,公司给加班费的情况,限于公司直接安排和员工申请获得批准。至于你自愿加班和没经过申请同意的,公司可以不支付加班费,而且一般也不会支付。
965工作制实行后,可能会出现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员工申请加班,公司说我们遵守劳动法,保障你们的休息权,不同意加班。那员工说,我活儿没干完啊。公司:你自己不知道提高效率吗?工作业绩不达标,扣工资或者干脆直接辞退。
996的本质,是无限的工作量和有限的工作时长之间的矛盾,在外部表现为不能按法定工作时间上下班。
执行965工作制,只是外部表现。核心还在于965是工作量上的执行,还是仅打卡工作时间的执行。工作量不变,打卡工作时长减少,只会导致无偿加班和居家加班。按时打了下班卡,再照常加班,跟996有啥区别。
加班
加班时长跟领导绩效挂钩就更没意义了,毕竟加班申请是领导批的,裁判哪能判自己输。真要有诚意,加班时长就让员工匿名直接提交到第三方核实,一旦出现超额加班,加倍扣领导工资。
资本都是趋利的,其任何行为一定是基于利益最大化出发。什么965、1075都是表面做个样子罢了,换汤不换药。没有外部强制力驱使,8小时工作制很难存在。真正结束无限加班时代,除了外部强制,还得内部换血,把那些卷人换下来。
互联网公司都是以季度来做考核,头条和腾讯也不例外,更别提头条还有各种文档流程化、OKR透明化,要是你分内的任务都没完成,还好意识申请加班拿加班费?
关于1075工作制和1075工作制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1075工作制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湿度4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1075工作制,以及1075工作制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1075工作制啥意思
- 蚂蚁员工称年底将公布实施1055工作制,如确定实施将带来哪些影响?
- 网易、字节各大厂收入降速,互联网最好的时代是否要过去了?
- 腾讯向2万名员工奖励股票,人均16万港元,其他互联网企业都有什么奖励?
- 为什么会有加班这种东西呢?
- 网传腾讯执行 965 工作制,加班时长与领导绩效挂钩,真实性如何?互联网「无限加班」时代能否真正结束?
Q1:1075工作制啥意思
1075工作制,指早上10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每周工作5天。
有消息称字节跳动将采取10-7-5工作制,即早十点上班到晚七点下班,一周工作5天,工作日7点后加班需提交申请,最低可申请0.5小时加班。
2021年11月1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字节跳动更新加班管理规定:工作日7点后加班需提交申请,需要有理由经过领导同意,每天最多加班3小时,每月最多36小时。有网友将这一规定总结为“1075工作制”。
Q2:蚂蚁员工称年底将公布实施1055工作制,如确定实施将带来哪些影响?
如果实施1055工作制,大公司的工作安排和协调,将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毕竟每天的工作量是不变的,时间减少就需要安排更加合理。当然,这仅仅是对大企业的影响,对于小公司来说,应该是没有话题继续忽悠员工了。当年大公司实行996并加薪,小公司一味地效仿并且不加薪,现在大公司改变自己不改,已经没有理由去忽悠打工人了。
1、1055工作制
以前很多大企业都采用996的工作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每周工作六天。很多小企业跟着学习,只加工作时长不加薪,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随着社会争议越来越大,国家也开始推行一些政策,于是各大企业都开始减轻员工压力。1055、1075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所谓1055,就是10上班、5点下班、一周工作5天。
2、工作安排
我们都知道,蚂蚁是一个大公司,在全国都能排的上名号。员工每天的工作量,肯定有不少。在工作时间减少的情况下,那么工作量的安排就要变化,否则就会出现问题。这个时候就要考验相应人员的工作安排能力,要保证大家的休息时间,同时又要保证工作不会出现问题,可以说压力山大。不过对于大公司来说,处理这些问题应该不是难题。
3、小企业老板压力大
虽然是大企业调整,但是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小企业,他们在996流行的时候,打着学习的口号强行压榨员工。现在大企业遵循政策,马上要取消996,换成非常轻松的1055,他们就失去了压榨的理由。一方面是员工的吐槽,另一方面是大企业的带头,他们以后再想压榨员工,就有难度了。
Q3:网易、字节各大厂收入降速,互联网最好的时代是否要过去了?
互联网的发展是趋势,还是好的就业选择,而且就业环境会越来越好,互联网进入成熟健康发展期,最好的时代真的来了。
21年11月初一条“字节跳动实行1075工作制”的消息上了热搜,紧接着,又爆出“腾讯实行965工作制”,同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登上热搜。
腾讯也被媒体爆料将采用“965”工作制,即9点上班,6点下班,工作5天,而且下班后员工加班也需要申请,且加班时长与领导的绩效考核挂钩。
网易、字节各大厂收入速降,是因为加班时间少了,员工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这几年互联网的程序员“猝死”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些大厂的员工们的收入是用自己的健康换来的,如果不是现实所迫,我想没有人会想要这样的生活。本来大家工作赚钱为的是更好的享受生活,但是现在大家被“赚钱”困住了,有了钱的时候,没有时间生活,甚至是没有健康的身体享受生活。
互联网这几年的迅速膨胀导致了企业自身也有很多隐患,现在需要企业自检自修。“996”工作制这是不合法的,互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允许企业自身有不完善的地方,现在互联网企业已经进入有序发展了,就应该把员工利益和社会利益提上日程的了。
不允许加班,员工加班费收入下降,每月到手工资减少了,这并不是互联网最好的时代要过去了,而是互联网稳定发展期来了。有网友说互联网行业发展增速减慢,可能进入行业下滑期。其实这个说法还是很单一的,最近2年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都陷入困境,互联网企业增速减慢也是正常的,而且任何行业都是在初期才会有爆发式增长,但是稳定增长才是一个行业进入健康有序发展期的标志,没必要大惊小怪的。
Q4:腾讯向2万名员工奖励股票,人均16万港元,其他互联网企业都有什么奖励?
腾讯近期向2万多名员工奖励股票,人均获得股票价值约为16.6万港元,互联网公司突然如此“大方”,其目的就是奖励其所作出的贡献并吸引及挽留集团人才,那其他互联网公司为了吸引人才都做出了哪些奖励计划呢?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腾讯在福利这块,一直都还不错的,距离最近的一次福利政策应该是在2021年的11月4日的员工关怀方案了,在11月5日升级了员工关怀方案,正式推出了员工退休待遇,员工在腾讯就职期间达法定年龄退休时,可同时享受公司为其提供的定制纪念品、长期服务感谢金、退休荣誉金三项福利。其中,长期服务感谢金为 6 个月固定工资;退休荣誉金提供 “服务年限金” 和 “50% 的未解禁股票期权” 两个方案,员工可自由选择其一。
同样是互联网公司的小米集团,则在2021年的7月份发布了新十年创业者计划,即选拔一批核心技术专家和年轻管理干部,给予类似早期创业者的回报,激励大家以创业者心态和投入度开启小米新十年征程。选拔条件,首先要认同小米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有能力、有潜力,并且在核心岗位要有突出战功。该计划基于业绩考核,股票成熟期将长达十年,有效实现个人收益与公司业绩的高度绑定。
然后京东集团则宣布自 2021 年 7 月 1 日开始到 2023 年 7 月 1 日,用两年时间将员工平均年薪由 14 薪逐步涨至 16 薪,在 2021 年 7 月 1 日之前的基础上直接涨薪两个月。
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激励计划同样带动其他公司的政策,比如快手,字节跳动取消 996 ,到了 11 月份又看到字节跳动开始实行 1075,腾讯据说也要实行 965 工作制,而近期又听说浙江省推出新的产假、育儿假政策后,阿里积极响应,全国各地的员工一胎产假由原来的 128 天延长到 158 天,二胎、三胎产假延长到 188 天,据说正在休产假还未结束的员工,可按照新政策申请延长产假。
总结,互联网公司突然如此“大方”,其目的就是为了留住人才,但是在留住人才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还有些公司也在裁员,而裁员的目的就是将那些业务不好的部门,不挣钱的部门裁掉,进行结构化调整。
Q5:为什么会有加班这种东西呢?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价值多少,主要由人们付出劳动的大小、多少决定。
职场人的工作状态从来都标准不一,有人在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任务按时回家,有人需要在工作时间外加班才能勉强满足绩效考核。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对当下职场人加班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访谈,于近日发布《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旨在了解当下职场人加班的“内卷”程度。
《报告》主要调查结论:
- 91.6%的职场人或多或少需要加班,近六成职场人平均每天加班超过一小时;
- 84.7%的职场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隐形加班”成困扰;
- 40.5%的职场人加班后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补偿(加班费、调休);
- 31.2%的职场人认为加班影响到自身的身体健康;
- “工作量过大,不加班无法完成”、“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成职场人加班主因;
- 16.1%的职场人所在企业已出台禁止加班规定;
九成职场人需要加班,“隐形加班”成困扰
《报告》显示,加班已成当下不可回避的职场常态。
62.9%的受访职场人表示需要偶尔加班(1-2天/周),28.7%的表示需要经常加班(3-5天/周),仅有8.4%的完全不需要加班。
《劳动法》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报告》显示,近六成受访职场人平均每天加班超过一小时。
其中,35.1%的平均每日加班时长在1-2小时,13.6%的平均每日加班时长在2-3小时。另有7.2%的平均每日加班时长已超过3小时,
仅以一周五天工作日来划算,已远超上述《劳动法》相关规定。
交叉行业与平均加班时长可以发现,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最为“内卷”,两成从业者平均每日加班时长超过3小时,远高于其他行业均值。
专业服务/教育/培训和会计/金融/银行/保险从业者在日均加班时长超过1小时的人群分布上也明显“领先”。
《报告》同时显示,近六成受访职场人表示自身处于“灵活机动加班”机制中,他们工作时间与私人时间并不分明,在表面看起来并有没有高强度加班的模式下,被“隐形加班”吞没。
被信息流“绑架”的职场人不占少数,当被问到是否会在下班后秒回工作相关的信息,只有15.3%的人明确表示拒绝,认为下班后是自己的私人时间。
84.7%的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这一现象在因疫情反复而远程办公的职场人群中更甚。
四成职场人没有加班补偿,生活成本压力为加班动力源
《报告》显示,有40.5%的职场人加班,被公司视而不见,他们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补偿(加班费、调休)。
32.4%的受访职场人认为加班没有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变化,甚至有31.2%的人认为加班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仅有11.1%的受访职场人表示通过勤奋加班获得了升职加薪。
更有14.0%的人认为公司现有的加班安排及补偿非常不合理,此类人群比例是认为公司现有的加班安排及补偿非常合理人员的两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班无法给多数职场人带来直接收益的前提下,仅有19.2%的人认为加班不正常,超过八成的受访职场人对加班现象并没有持直接的否定态度,
其中,33%的人认为,只要加班时间和补偿合理,加班是一种正常现象。
《报告》同时显示,职场人加班的原因诸多,“工作量过大,不加班无法完成”(33.3%)、“发生突发紧急事件”(31.2%)为两大类主因。
另外,“职场内卷,迫于压力加班”(15.1%)也是一大重要因素,该现象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32.1%)和会计/金融/银行/保险(20.2%)行业中尤为突出。
即使面对无补偿加班或不合理加班,大多数受访职场人仍愿意接受加班的常态化。
究其原因,维持生活保障的成本压力(60.5%)、生活改善型的储蓄压力(30.7%)、房贷、车贷的还款压力(24.1%)、下一代教育的支出压力(10.6%)均需要可持续性的工作经济收入来中和。
“反内卷”开启,16.1%的企业已出台禁止加班规定
今年3月15日,北京人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维护工作的通知》,《通知》称,将用2个月的时间,在北京市组织开展集中排查整治超时加班问题。
自2021年6月开始,快手、字节跳动、美团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相继宣布取消“大小周”制度。
后续也有“1065”(即早上10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一周工作五天)、“1075”(工作时间为上午10点至下午7点,一周五天)工作制陆续开始在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的业务部门推行。
一时间,反内卷、WLB(Work/ Life Balance)成为职场热议的话题。
随着越来越多雇主重视员工队伍的健康发展,《报告》显示,16.1%的受访职场人所在企业已经出台禁止加班规定,这一占比相较过去两年有一定的提升。
如果真的能按时下班,40.0%的人选择在下班的时间看剧/看书/听歌,35.5%的人选择学习充电,更进步一提升自己的技能,31.9%的人需要居家做家务/照顾老小,28.9%的人选择健身运动。
仅有有3.4%的人仍坚持不懈地选择在家自主加班。
Q6:网传腾讯执行 965 工作制,加班时长与领导绩效挂钩,真实性如何?互联网「无限加班」时代能否真正结束?
网传腾讯执行965工作制,只是一个假新闻。
目前这个阶段互联网公司基本不可能结束“无限加班”。互联网企业因为业务模式的原因,全部实行965工作制明显不现实,有的岗位需要一定的灵活性。
而关于加班,你要知道,公司给加班费的情况,限于公司直接安排和员工申请获得批准。至于你自愿加班和没经过申请同意的,公司可以不支付加班费,而且一般也不会支付。
965工作制实行后,可能会出现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员工申请加班,公司说我们遵守劳动法,保障你们的休息权,不同意加班。那员工说,我活儿没干完啊。公司:你自己不知道提高效率吗?工作业绩不达标,扣工资或者干脆直接辞退。
996的本质,是无限的工作量和有限的工作时长之间的矛盾,在外部表现为不能按法定工作时间上下班。
执行965工作制,只是外部表现。核心还在于965是工作量上的执行,还是仅打卡工作时间的执行。工作量不变,打卡工作时长减少,只会导致无偿加班和居家加班。按时打了下班卡,再照常加班,跟996有啥区别。
加班
加班时长跟领导绩效挂钩就更没意义了,毕竟加班申请是领导批的,裁判哪能判自己输。真要有诚意,加班时长就让员工匿名直接提交到第三方核实,一旦出现超额加班,加倍扣领导工资。
资本都是趋利的,其任何行为一定是基于利益最大化出发。什么965、1075都是表面做个样子罢了,换汤不换药。没有外部强制力驱使,8小时工作制很难存在。真正结束无限加班时代,除了外部强制,还得内部换血,把那些卷人换下来。
互联网公司都是以季度来做考核,头条和腾讯也不例外,更别提头条还有各种文档流程化、OKR透明化,要是你分内的任务都没完成,还好意识申请加班拿加班费?
关于1075工作制和1075工作制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1075工作制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紫外线很弱